低价电商终亡,全域电商才是未来之路

Translation missing: zh-CN.general.blog.update
低价电商终亡,全域电商才是未来之路

价格战是电商的未来吗?低价电商注定走向失败。

价格战起源于工业时代,当时的零售效率不断提升,沃尔玛的“天天低价”(EDLP)就是这种效率提升的成果。然而,如今的零售效率还能有多大提升空间?

在当今物资极度丰富的时代,通过提升效率获取利润已经越来越难了。

低价策略的困境

现在的商家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复制一个沃尔玛

首先,电商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,为大量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市场。同时,电商通过算法实现了高效的销售、推广和用户匹配,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购物需求。电商不仅是商品展示方式的改变,更是工业时代的结束,在算法驱动下,核心已经从商品转向了人。

品牌营销、新品研发,布局抖音、视频号等新渠道,成为传统商家的新目标。大家都在通过品牌溢价和创新来拉动销售,而不是依赖效率。

有人可能会问,为什么不能同时追求效率和个性化?

答案是,平台可以做到,但单个商家做不到。效率和个性化本质上是对立的。效率需要批量生产,而个性化需要千人千面,这样的生意难以为继。

商家依赖平台的算法找到合适的买家,但平台的后验性数据不能准确预测未来,人是多变的,数据不一定能预见未来。此外,平台上的商家缺乏护城河,大量重复的内容不仅效率低下,也不受消费者欢迎。

在这种背景下,一些商家选择通过低价和付费投流来争取薄利多销。然而,这种短期刺激是饮鸩止渴。电商不像广告行业,利润无法支撑长期降价,最终只能关门大吉。

全域电商:未来之路

低价策略行不通,全域电商才是出路。

商业模式有两种:一种是卖货,一种是卖“人”。商家卖货,平台则通过吸引流量来赚取“租金”。虽然平台帮助商家获取流量,但本质上卖“人”和卖货是对立的。

商家在平台上竞争,不得不卷价格和内容,同一个类目下,大量相似商品和内容让消费者觉得无差别。商家难以培养用户忠诚度,投流成本越来越高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商家需要“多方寻租”,降低租金成本,提升产品转化和复购率。选择平台时,要考虑显性费用、平台人流量、拉新率、转化率和复购率。

多平台运营需要传递一致的品牌声音,但内容必须根据平台特征有所区别。不同平台的消费者需求不同,所以内容输出要有针对性。

从产品角度看,降价不是出路,尤其是对传统商家,线下转线上,无底线降价会损害线下经销商,线上线下的基本盘都会崩塌。提价也不可行,因为消费者不分线上线下,这会损害品牌。

解决办法是产品区隔,不同渠道的产品要有区别。我买过一款保健品,在五个平台看到类似产品,价格和包装略有不同,但原料相同。通过产品、内容和多平台的结合,品牌才能沉淀有效用户,生意才有出路。

结论

低价策略行不通,全域电商才是未来。

多平台运营和分发内容不是真正的全域电商。真正的全域电商是有结果的效率协同,需要平台精细化运营和个性化内容。只有真正理解和运用全域电商,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功。效益为主,切勿盲目跟风,要真干真提效。

 

Translation missing: zh-CN.general.blog.update
Subheading

Heading

Some description